快轉到主要內容
  1. 文章列表/

畫中三千界

·
見世面 北京 佛教藝術
目錄
畫中三千界-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 - 本文屬於一個選集。
§ 1: 本文

四月份到北京省親,幸運地參觀了兩個展覽,其中之一是北京首都博物館 的 “畫中三千界 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更難我的是有幸遇到志願導賞員鄭娟小姐。多得她耐心詳盡的介紹,使我對水陸法會和水陸畫藝術有更深刻的認識。

道釋人物畫像
#

道釋人物畫像是一類傳統宗教美術。首都博物館藏有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千餘幅,其中又以水陸畫為主。水陸畫專門為水陸法會而繪製,其內容則源自水陸儀軌與社會信仰。

“營修大法會,佈施攝貪”,由南朝梁武帝創設的水陸法會至明清達鼎盛,水陸畫亦隨之而盛。不同於前代的水陸畫體裁以寺觀壁畫居多,明清時代的水陸畫多為卷軸或紙板牌裝;作為當時社會各階層普遍參與的宗教盛會,民間的信仰、價值觀念及其他工藝美術的技法等也隨之融匯在這一時期的水陸畫中。這無疑賦予了水陸畫更為寬廣的文化內涵。此外,水陸畫在法會上公開使用,又使其具備了公共藝術「包容性」和「交互性」的特點。

水陸畫多工筆重彩,勾勒、渲染細膩;其中的人物形象設計有相對固定的模式,並以粉本形式代代相傳。因此,水陸畫作為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是瞭解古人的精神信仰、審美意趣和社會生活等的重要資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水陸法會
#

水陸法會全稱為「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盛會」,簡稱「水陸會」,又叫「水陸道場」、「悲濟會」,是中國佛教經懺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種法會。據明代蓮池大師著《水陸儀軌》所雲,「法界」是指諸佛與眾生本性平等,同稱為「法界」。「聖凡」是指四聖(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即一切眾生。「水陸」是指一切眾生受報之處,水陸空三界,尤其水陸二處,眾生的苦難更為深重,所以稱為「水陸」。「普度」是使六道眾生悉皆度化,使之解脫。「大齋」是指規模很大的施食。「盛會」是指如此救度者與被救度者集會於一堂,食與法都在一起,普攝受苦眾生。此盛會所要達到的目的有三點:一是對先亡者祖先幽靈所做的追善菩提,二是將此功德回施到施主自身及其眷屬,三是救濟六道眾生普超三界。

水陸法會陽的源起
#

據《佛祖統記》所言,水陸道場的創始起自南朝梁武帝,這位「菩薩皇帝」因在夢中得到神僧的啟示,醒後受寶志禪師的指教,親自披閱佛藏三年之久,然後才創立了這一法儀,並在金山寺依儀修設。儀式時間較長,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過程複雜,規模宏大,參加法事的僧人幾十甚至上百。道場分內外兩壇,內壇依照儀文行事,外壇修《梁皇懺》及誦諸經,追薦超度親朋亡靈。水陸法會在民間非常流行,有富家獨立營辦的「獨姓水陸」與貧家共同修設的「眾姓水陸」之分。水陸法會後因各種原因,漸不實行。直到唐高宗鹹亨年間,有人(據傳乃西京法海寺神英禪師夢中受異人指點)再傳梁武帝所撰儀文,遂使水陸齋會再度流行。宋元明清各代,對水陸法會都很重視,幾經修改補充使之更加完善。

水陸畫
#

在舉行法會的水陸道場中通常會懸掛水陸畫。水陸畫是我國古代宗教繪畫的一種,多為民間畫工所作,元、明以來流傳頗多。內容有佛教的佛菩薩、明王尊者、諸天梵王、天曹地府、護法神及諸神;道教的日月星辰、五方五嶽、五行、十二生肖、天後聖母、江河四瀆、五湖百川、四海龍王等。其中,部分水陸畫還間接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面貌,但主要內容仍以宗教為主。

水陸畫在宋元及之前,多以寺觀壁畫形式存在,隨著水陸法會的興盛,至明清逐漸有較多卷軸或紙板牌裝水陸畫傳世。其中卷軸水陸畫由多幅畫軸組成一套,亦稱「一堂」,通常在舉行法會時張掛。堂水陸畫的數量,從幾十幅到一二百幅不等。


展出日期 : 2023年1月20日 - 7月23日 週一閉館(法定假日除外)
展出時間 : 9:00 - 17:00 提前1小時停止入館
展出地點 : 北京首都博物館 北京西城區復興門外大街16號
費用 : 免費(需於首都博物館微信公號預約)

注意展覽已經結束
畫中三千界-明清道釋人物畫像展 - 本文屬於一個選集。
§ 1: 本文

相關文章

我們不是同類
見世面 德國
夢裡依稀有淚光
十日痰 世間皆苦
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十日痰 電影